爱美剧,爱生活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历史上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这步棋是不是走错了?



  根据历史记载,高句丽是由古代扶余人建立的国家,它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及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很多人疑惑历史上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这步棋是不是走错了?

  高句丽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历代王朝的藩属国,然而从隋代开始,高句丽屡次向其宗主国隋王朝发起挑衅,由此才引发了隋朝四次规模浩大的远征。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几场看似实力相差极为悬殊的战争却成为隋朝国运的转折点,一度强大无比的隋王朝因战争导致国力耗竭,最终被风起云涌的国内起义浪潮所吞噬。

  隋朝灭亡后,唐朝取而代之。到了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唐朝国力达到了空前强大的程度。

图片.png

  李世民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帝王,他认为高句丽本是汉朝四郡之地,只是后来国家不武才导致沦为异域,所以收复高句丽,完成隋朝两代帝王的未竟之业也成了李世民心中的一个目标。

  贞观十六年(642年)十一月,高句丽内部发生政变。权臣渊盖苏文弑君篡权,成为了国家的实际统治者。不久,高句丽与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联合出兵,欲攻灭半岛南部的另一个国家新罗。新罗扛不住两大强敌的夹击,因此急忙向唐朝发出求救。唐朝以宗主国身份介入调停,要求高句丽即刻罢兵,结果遭拒。于是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高句丽,由此拉开了唐灭高句丽之战的序幕。

  贞观十八年(644年)十一月,李世民任命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合计六万人,从陆路进攻辽东;任命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海军四万三千人,从海路进发,配合陆军行动。次年二月,李世民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高句丽。

  当时唐军战斗力正处于最巅峰时期,再加上皇帝亲征对军队士气的加持作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唐军就接连攻克十余座城镇,并成功消灭了高句丽的军队主力。然而,唐军在围攻辽东最后一座重镇安市城(今辽宁鞍山营城子镇)时却遭到了高句丽人的顽强抵抗。唐军用尽各种攻城手段,甚至尝试过在城外搭建一座高于城墙的土台,可最终都收效甚微。

  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就要进入寒冷的深秋了。与此同时,后方还传来情报说漠北地区的薛延陀蠢蠢欲动,似乎有趁虚而入的意思。战场经验极为丰富的李世民知道此时最佳的选择就是退兵,于是在贞观十九年(645年)九月十八日下达了班师回朝的命令。李世民军事生涯中的最后一战就这样无果而终了。

  后世有不少人认为李世民的这次亲征高句丽之战和当年隋炀帝杨广发起的东征行动如出一辙,结果都是黯然退兵。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

  杨广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出动了百万大军,耗费的财力、物力更是不计其数。结果不仅铩羽而归,还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一下子就拖垮了国家财政。而李世民的这次东征虽然没达到主要目的,但对总体国力的影响非常有限。而且唐军横扫辽东,歼灭了对方主力部队,为后来的攻灭高句丽之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不像杨广那样越失败越疯狂。他很快就总结了这次没能获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忽视了张亮所率海军的作用,没能起到海陆并进效果;二是过于倚重陆地运输线,以至于唐军主力不敢绕开安市城长驱直入,因为怕后勤线被安市城的守军切断。

图片.png

  有鉴于此,李世民很快就作出针对性布局。他下诏以举国之力建造大船,在短时间内就打造出了一支天下无敌的庞大海军。同时为保障后勤供给,唐军在原陆地运输线之外又新开辟了一条海上运输线。这样一来,即便大军绕开一些重要据点,长驱直入,也不必担心后勤线被切断导致全军覆没的风险。此外,为了不让高句丽得到喘息之机,李世民还不断派军队进行袭扰作战,从国力上对其进行碾压。所以李世民的这次亲征高句丽虽然没能成功,但从各方面来看,这一仗真的一点都不亏。

  在完成了一系列精心准备后,高句丽灭亡其实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然而天不假年,上苍没有给予李世民亲手征服高句丽的时间。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享年五十二岁。

  几年后,唐高宗李治承袭父亲的遗志对高句丽发起东征,最终成功将其攻灭。虽然高句丽亡于高宗之手,但这一切成功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因为高宗站在了太宗这位“巨人”的肩膀之上呢?如果没有太宗的“栽树”,你觉得高宗李治是否有能力完成这项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扫码关注本公众号拿高薪!